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林语堂身处清末民初学术转型最为剧烈的时代,面对传统学术中"文以载道"的要求,他却背道而驰,深受周作人等影响,而大力提倡性灵、抒情文学,强调文学应是抒发个人情性的纯文学作品为上。因此,林语堂早期推崇晚明公安、竟陵派的文学主张与作品外,亦自清代学术中寻觅学术资源,进而推举金圣叹、袁枚等人的文学论述。另一方面,林语堂于后期写作生涯中,便强力批判传统文学受到道统观念的影响,进而失去文学自身活泼的多元、抒情与独立性。职是之故,林语堂于后期生命中,大加推举清代学术中的大将——戴震,并致力描绘、新诠孔子近于人情的面貌,其背后核心理念,正是欲打破历代道统的束缚,恢复孔子、文学本应有的原貌。综观林语堂的写作生涯,若自学术史的视域观之,恰为从倡议性灵文学,到打破道统,解放文学,恢复文学独立地位的历程。
推荐文章
浅析文学批评纳入文学史写作的可能性
文学
文学活动
文学批评
文学史写作
科技论文学术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科技论文
学术水平
评价方法
四部"外国文学史"教材比较研究
周作人
杨周翰
石璞
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教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文以载道”至“性灵文学”——林语堂文学论述的学术史意义
来源期刊 闽台文化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文以载道 性灵文学 林语堂 公安派 戴震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102
页数 13页 分类号 N03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培超 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以载道
性灵文学
林语堂
公安派
戴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闽台文化研究
季刊
CN-35(Q)第0081号
大16开
福建省漳州市县前直街36号
34-101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4
总下载数(次)
101913
总被引数(次)
9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