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者创作出的文本还只是一种处于潜势的文本,经读者的审美阅读与阐释其意义才得到显现。文学文本是一个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多元价值系统。文学接受的过程可以说是作者赋义、文本载义、读者释义的统一,是以语音为媒介以文学文本为载体的读者和作者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文本意义的产生是读者和作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像"文本中心论"或"读者中心论"那样固执一端有失偏颇。
推荐文章
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策略的启示
接受美学
文本意义
前理解
创作自由度
接受能力
论亲情的缺失对张爱玲文本创作的影响
张爱玲
文本创作
亲情缺失
博物馆解说牌示文本创作研究
博物馆
解说牌文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本阐释:创作和接受的对话交流过程
来源期刊 职教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文本阐释 文学接受 交流 对话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I0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士军 14 1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本阐释
文学接受
交流
对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职教研究
季刊
16开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