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微生态调节作用.方法 以苦寒泻下中药大黄造模脾虚,选用厌氧及需氧菌选择性培养基测定粪便中代表性菌种含量,用配对t检验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 脾虚证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及类杆菌等厌氧菌含量显著下降.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之后上述三种厌氧菌含量均恢复正常,且双歧杆菌明显超过造模前水平(P<0.05).需氧菌菌群中,大肠杆菌(P<0.01)在造模完成时含量明显上升,参苓白术散治疗之后含量恢复造模前水平;肠球菌含量造模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参苓白术散治疗之后则极显著地低于造模前水平(P<0.01);造模及中药治疗均使葡萄球菌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脾虚证小鼠肠道厌氧菌群异常低下且部分需氧菌显著增加,参苓白术散具有扶植厌氧菌和抑制需氧菌之调整功能, 尤其是通过扶植健康因子双歧杆菌、强烈抑制主要耐药性菌株肠球菌等,达成菌群调整.
推荐文章
脾虚造模及参苓白术散的真菌菌群调整功能
脾虚证
参苓白术散
真菌菌群
酵母菌
参苓白术散对利血平所致脾虚小鼠血清蛋白质组影响
蛋白质组
脾虚证
参苓白术散
质谱
双向凝胶电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参苓白术散对小鼠脾虚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脾虚证 参苓白术散 微生态学 厌氧菌群 需氧菌群 小鼠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之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0-5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38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2157.2006.08.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维俊 成都中医药大学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 107 942 18.0 28.0
2 周邦靖 成都中医药大学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 10 250 5.0 10.0
3 白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 8 168 3.0 8.0
4 翟慕东 成都中医药大学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 21 208 5.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1)
同被引文献  (452)
二级引证文献  (490)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42)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2(2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3(3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4(52)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5(56)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6(66)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7(75)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8(83)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19(96)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82)
2020(5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脾虚证
参苓白术散
微生态学
厌氧菌群
需氧菌群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