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特点,提出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概念.该体系为3层结构:下部为油源通道网层,中部为仓储层,上部为油气聚集网层,这种岩相结构由河流层序发育过程中可容空间的变化速率从小到大所决定.在济阳坳陷北部,油源通道网层由古近系和断裂网构成,切入烃源岩的油源断裂起油气向上运移的单向阀作用,为新近系提供它源油气;仓储层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低位域辫状河流相砂砾岩,连通性好、分布广、厚度大,蓄积来自古近系的油气形成毯状聚集;油气聚集网层为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明化镇组的退积域和高位域沉积,以曲流河相为主的砂体平面呈树枝状,剖面呈透镜状,油气通过砂体-断裂输导网络运移聚集.对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中石油运移、聚集过程的二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油源断裂幕式活动的地震泵作用下,周期性沿断裂向上输送的油气首先充注仓储层,呈毯式以放射状方式运移,通过沟通仓储层与上覆岩层的断裂进入上覆砂层的油在断裂两侧的砂体聚集成藏.济阳坳陷新近系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已发现3类9种油(气)藏类型,潜山披覆构造主体及其周围分布构造型油气藏组合,储量丰度大;岩性型油气藏组合受河道控制,分布范围广,横向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缓坡构造带分布地层型油气成藏组合.第三纪渤海湾盆地沉降、沉积中心向渤海迁移,是济阳坳陷新近系油气富集于邻渤海的沾化凹陷的主要原因,凹陷中受断裂控制形成的低凸起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场所.存在巨厚毯状输导层在下、树枝状砂岩透镜体在上的河流层序结构,是形成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前提;存在油源断裂网和将仓储层与油气聚集网层沟通的断裂网,是它源油气向上输导的关键;仓储层与油气聚集网层中存在圈闭,是形成次生油气藏的核心.具有类似条件的沉积盆地,可能也存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这一石油地质新理论为勘探次生油气藏提供了新思路.图16表3参44
推荐文章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研究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太平油田
馆陶组
地层超覆
临清坳陷东濮凹陷新近系油气网毯式成藏条件和特征初探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断层
油气运移
新近系
东濮凹陷
济阳坳陷太古界潜山油气成藏及有利勘探区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有利勘探区
太古界潜山
济阳坳陷新近系地层油藏特征--以太平油田为例
新近系
地层油藏
"网毯式"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太平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新近系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河流相层序 油源断裂 浅层断裂网 垂向运移 侧向运移 浅层次生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 新理论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E112
字数 101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3.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永诗 80 1514 20.0 36.0
2 石砥石 11 518 9.0 11.0
3 张善文 50 2025 24.0 44.0
4 徐怀民 15 660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795)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7)
同被引文献  (1114)
二级引证文献  (2564)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9)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4)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44)
  • 引证文献(19)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06(125)
  • 引证文献(39)
  • 二级引证文献(86)
2007(170)
  • 引证文献(34)
  • 二级引证文献(136)
2008(200)
  • 引证文献(27)
  • 二级引证文献(173)
2009(237)
  • 引证文献(21)
  • 二级引证文献(216)
2010(214)
  • 引证文献(23)
  • 二级引证文献(191)
2011(229)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211)
2012(222)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207)
2013(192)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176)
2014(18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79)
2015(202)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88)
2016(178)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65)
2017(210)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195)
2018(19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88)
2019(15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46)
202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济阳坳陷
新近系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
河流相层序
油源断裂
浅层断裂网
垂向运移
侧向运移
浅层次生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
新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